| 項次 | 標題新聞 | 資訊來源 | 日期 | 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 | 聯邦投信投資講座 解密日本資產布局 | 摘錄工商C5版 | 2025-10-30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邦投信於10月28日舉辦聯邦日本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投資講座,會中由聯邦投信董事長涂洪茂致詞,由基金經理人王棋正介紹產品特色與日本市場投資趨勢。
 涂洪茂表示,聯邦投信為聯邦銀行旗下子公司,長期以來秉持穩健經營與創新精神,旗下產品涵蓋股票型、債券型、貨幣型、多重資產型與ETF等多類基金,於4月推出聯邦台灣精彩50ETF,獲得投資人熱烈回響。聯邦投信亦呼應政府「5+2產業創新計畫」,於109年成立聯邦私募股權股份有限公司,為少數設有私募股權轉投資平台的投信業者之一。
 
 聯邦投信總經理莊雅晴表示,聯邦投信旗下多檔債券型、股票型基金與ETF表現亮眼。聯邦投信推出「聯邦日本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」就是希望能為投資人掌握日本的投資潛力,有別於市場上傳統的日本股票基金與ETF或日本多重資產基金,此基金希望能為投資人掌握日本投資機會的前提下,並能夠兼顧息收與資本利得空間,並為投資人控制風險。
 
 聯邦投信於11月3日至7日募集「聯邦日本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」,供新台幣、日圓與美元三種幣別,設有季配息機制,適合追求穩健收益與多元配置的投資人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2 | 日本多重資產 擁雙利多 | 摘錄經濟B3版 | 2025-10-29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日本日經225指數衝上50,000歷史新高之後高檔震盪,法人指出,日股長線看好,但漲多難免波動。投資人可以布局日本多重資產基金,同時投資日股、日本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(REITs)及日本優質企業發行的美元債券,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,兼顧息收及資本利得。
 
 聯邦投信總經理莊雅晴指出,日本經濟已走出過去失落的30年,未來預期將迎向經濟的正向循環。
 
 聯邦投信推出聯邦日本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,希望能為投資人掌握日本的完整投資潛力,布局日股、日本REITs與日企美元債,讓投資人能當日本公司的股東、房東與債主,進可攻退可守。
 
 莊雅晴表示,日本經濟進入正循環,推升企業獲利持續創高,加上股股價淨值比仍低於美股,潛力有待釋放;日本REITs目前屬於折價狀態,上升周期即將來臨,且具備穩定配息的機制,可望有股息與資本利得空間;精選日本企業美元債的產業分布多元,信評多為投資等級債,息收佳且穩定,冀望為基金降低波動度。
 
 聯邦日本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將於11月3-7日募集,提供新台幣、日圓與美元三種幣別,並設有季配息機制。基金風險報酬等級為RR3,適合追求穩健收益與多元配置的投資人。
 
 聯邦日本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王棋正表示,基金同時結合兩大投資顧問團隊,在國內極罕見。
 
 日股方面,聯邦聘任日本第一大壽險日本生命旗下的日生資產管理(Nissay Asset Management),借助其龐大的日股管理資源與在地經驗;日本REITs則是委請德意志資產管理不動產股票基金(DWS RREEF),RREEF的REITs投資經驗超過50年。
 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3 | 日多重資產基金 當紅 | 摘錄經濟B1版 | 2025-10-22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市早苗當選日本首相,日本股市再創歷史新高。法人指出,日股可望受惠於政策延續及人工智慧(AI)題材,長線展望優,投資人也可以透過多重資產,分散風險並提高收益。
 聯邦投信指出,日本資產正迎來「政策延續、企業轉型、資金回流」三重推力,優質龍頭企業股票具備長期競爭優勢及高現金流,高信評企業美元債兼顧息收及降低波動,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(REITs)則受惠於租金成長趨勢,投資人可以布局多重資產基金來參與。
 
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股票團隊副總裁邱正松(Chen Hsung Khoo)指出,高市以支持安倍經濟學與保守主義著稱,包含支持積極的財政與貨幣政策立場,也支持國家安全政策,例如增加國防支出與重啟核能發電。另外,高市應該會尊重央行的獨立性,不會干擾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進程。
 
 邱正松認為,政治情勢發展不太會影響在日股的投資布局。日股的風險報酬比優於全球主要股市,受惠於企業改革與經濟恢復通貨膨脹,有助於在全球投資組合中分散風險。
 
 富蘭克林坦伯頓日本團隊看好全球AI產業發展浪潮。日本擁有具備高度技術領先、產品品質穩定、全球市占率高優勢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,可望參與AI基礎建設蓬勃發展商機。
 
 聯邦投信看好日股持續受惠於結構改革。東京證交所持續推動公司治理與資本效率改革,促使企業更加重視股東報酬。日本經濟產業省也鼓勵上市公司進行策略性併購以提升企業價值,預估2025年併購金額將創2011年以來新高,長線有助強化日股基本面。
 
 「鉅亨買基金」總經理張榮仁指出,高市主張擴張性財政與戰略性產業投資政策,將為日股注入新動能,尤其AI、半導體與國防等關鍵產業,在政策扶持與資金推動下,具備長線成長潛力,有望推動科技與製造業再度崛起。
 
 張榮仁也提醒,高市的擴張性財政並非毫無代價。減稅與擴張支出政策雖有助於提振短期經濟,但恐推升政府赤字與通膨預期,讓日本長天期債券殖利率續揚,加劇價格波動風險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4 | 具成長潛力族群 吸睛 | 摘錄經濟C2版 | 2025-10-14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聯邦投信台股研究團隊】
 盤勢分析
 
 美中貿易衝突加劇導致近日市場波動加大,但政策生效時間設有緩衝期,且後續釋出談判意願,顯示短期仍有斡旋空間。
 
 美中貿易戰升溫對台灣形成雙重壓力,一方面半導體產業雖不直接使用稀土,但ASML等設備商供應鏈若受中國大陸「0.1%條款」限制,恐間接衝擊台積電等關鍵企業擴產;另一方面,美國擬對中國大陸加徵100%關稅可能引發全球需求萎縮,威脅台灣出口導向經濟模式。短期雖受惠AI需求支撐經濟成長,2025年第3季出口動能預期推升GDP表現,但中長期需面對供應鏈重組成本、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及傳統產業轉型壓力,美中雙方若在APEC峰會達成關稅緩解協議,將有助穩定外需前景,反之則需加速多元布局以降低系統性衝擊。
 
 投資建議
 
 全球股市與台股皆處於歷史高點水位,本益比估值普遍處於超買區間,且融資餘額逼近今年3月時高點,顯示籌碼面趨於浮動,短期受美中貿易摩擦升級影響可能面臨較大修正壓力。然而聯準會9月會議確立降息循環啟動,加上AI技術仍處於爆發增長階段,未來三年產業能見度明確且需求動能未見放緩,預期台股長期多頭趨勢不變,建議投資人趁回檔時強化投資組合彈性,透過動態配置布局具實質產業成長潛力之標的,並避開缺乏基本面支撐的過熱個股。
 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5 | 日本基金ETF 績效剽悍 | 摘錄經濟B2版 | 2025-10-14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日本投資熱潮持續升溫,觀察近半年日本相關基金及ETF績效亮眼,其中多檔產品報酬逾40%。法人指出,日本經濟已走出長期通縮陰霾,在政策改革與產業投資推升下,資本市場正進入新一波結構性成長循環。
 
 根據CMoney統計至8日,觀察近半年來日本相關基金及ETF績效表現,其中台新美日台半導體、富邦日本正2(00640L)績效高達72%,中國信託日本半導體ETF、兆豐日本優勢多重資產、元大日本龍頭企業、國泰日本ETF傘型基金之日經225也高達42%以上,表現亮眼。
 
 此外,聯邦投信昨(13)日宣布「聯邦日本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」新兵即將加入。將於11月3日到11月7日募集,提供新台幣、日圓及美元三種計價幣別,兼顧收益與穩健機會,打造日股、日企美元債以及日本REITs並進的布局策略。
 
 台新美日台半導體基金經理人蘇聖峰表示,9月以來股市意外強勁,因市場受到多個企業面訊息提振,如博通、OpenAI與輝達分別釋出優於預期的展望及彼此合作之細節,強化投資人對於AI主流投資題材的追價意願。
 
 蘇聖峰建議,類股布局上,上游持續看好AI GPU/ASIC等IC設計個股、與車用半導體復甦機會;中游看好高速傳輸、散熱、伺服器零組件與材料及半導體設備反彈;下游看好部分軟體於第4季反彈及Mega 7等應用端持續加速成長。
 
 聯邦投信行銷業務處產品協理何彥樟表示,日本在政策改革與企業治理推動下,經濟體質持續改善,企業獲利穩定成長、通膨維持健康水準,顯示經濟已走出長期通縮陰影,長期投資價值逐漸顯現。
 
 何彥樟指出,日本新任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上任後,市場對政策方向重燃期待。高市主張以積極財政與成長導向為核心,推動公共建設、半導體及綠能產業投資,有助延續企業獲利改善與景氣回升的正向循環。根據日本內閣府統計,2025年第2季實質GDP年增率達1.4%,已連續七季正成長,顯示經濟動能穩健。
 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6 | 台股主被動標的 交投熱 | 摘錄經濟B2版 | 2025-10-09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台股主被動ETF第4季以來交投動能不減。統計10月上旬單位數成長率從9月份約22%,明顯增溫至10月以來近48%。其中,被動式ETF以新光臺灣半導體30(00904)增幅最多,主動式ETF增幅則以主動安聯台灣高息(00984A)居冠,成長、高息雙因子成為吸引市場目光的關鍵動能。
 
 根據統計,10月以來,台股主被動式ETF單位數成長率為正者約有32檔、增逾1%有五檔,包括:新光臺灣半導體30、國泰台灣領袖50、野村臺灣新科技50、主動安聯台灣高息、聯邦台精彩50。
 
 其中,野村臺灣新科技50、主動安聯台灣高息9月單位數成長率為9.7%、7.3%的正成長,持續吸睛。
 
 事實上,觀察9月台股主被動ETF單位數正成長率與10月上旬表現來看,凸顯台股在美股走強帶動下,加上10月有近40檔台股主被動ETF預計配息,具備成長、高息主題的ETF各擁優勢。
 
 值得注意的是,主動安聯台灣高息近日交投增溫至2.1萬張,首次配息成績也出爐,每受益權單位擬配發0.21元,最後買進日為10月17日,即可參與配息。
 
 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經理人施政廷表示,時序甫踏進第4季,台股在美科技強勁走勢及利多消息提振下,攻上27,000點重要新高關卡,台股強勢下的外溢效果,不僅AI相關成盤面主流,傳統消費性電子與部分非電族群投資價值亦逐步浮現;面對股市創新高後的高檔震盪格局,此時更需要在投資組合納入具成長搭配高息主題,以多策略靈活掌握輪動機會。
 
 展望後市,施政廷表示,台股從第3季同時參與成長與累積息收資產、正式跨進第4季傳統旺季。對偏好高股息的投資人,不能只看配息率,總報酬表現更該長期被關注。
 
 聯邦投信行銷業務處產品協理何彥樟表示,台灣經濟方面,外需動能持續強勁,第2季GDP年增達8.01%,主計總處與中央銀行均上修2025年經濟成長率至4.5%。AI伺服器、半導體與資通訊產品需求強勁,帶動出口與投資同步上調。
 
 相對而言,何彥樟分析,內需消費受民俗月與物價壓力影響略有趨緩,但隨著年底購物旺季、車商促銷與百貨周年慶展開,延遲性消費有望回升。
 
 歷史數據顯示,台股第4季表現一向亮眼,過去十年有九年繳出正報酬,平均漲幅逾4.8%,顯示年底行情具支撐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7 | 歷史經驗 美股不怕政府關門 | 摘錄經濟C1版 | 2025-10-04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年來美股基金表現不俗,並持續吸引投資人關注美股布局。法人建議,布局美股可聚焦成長性科技與龍頭股,搭配美國增長或靈活型基金分散投資,兼顧高成長潛力與風險控管,把握短線回檔進場機會。
 根據理柏資訊統計至2日,摩根士丹利美國增長、摩根士丹利美國優勢、貝萊德美國靈活股票、富蘭克林高科技等基金今年來績效10%以上,表現搶眼。
 
 儘管美股基金表現亮麗,但根據CFRA與S&P Global統計,自1945年以來,美國股市10月平均波動率比其他月份高出約33%,是全年最容易大起大落的月份。聯邦投信產品協理何彥樟表示,依據歷史經驗,10月常與市場危機連結在一起,1929年的股市大崩盤、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機,都發生在10月,使投資人心中形成「高風險月份」的印象,進一步加深市場在此期間的敏感度與波動性。
 
 除心理因素,10月也有結構性原因。首先,許多美股公司會在10月公布第3季財報,若企業表現與市場預期差距過大,股價便可能出現劇烈震盪。其次,基金經理人常在年底前調整投資組合,10月成為再平衡的重要時點,交易量的增加也提高了市場的不確定性。何彥樟進一步指出,雖然美股10月波動率明顯高於其他月份,但並不代表投資必然虧損。對長期投資人而言,短期下跌往往是進場良機。
 
 操作上,何彥樟建議,投資人此時更需保持紀律,避免追高殺低,可透過分散配置、增加防禦型資產或設定停利停損機制來降低風險。長期投資者則應把短線修正視為調整布局的契機,把震盪轉化為進場良機。
 
 台新標普科技精選ETF基金(009807)研究團隊表示,美國聯邦政府正式關門陷入停擺狀態,但市場並未迎來恐慌,主因市場預估國會將快速通過撥款法案,因此對經濟成長衝擊較有限,股市並未迎來逆風,美股三大指數反倒全數走高,其中資訊科技股表現依舊亮眼。
 
 觀察過往美國政府關門期間,除美元指數短期內將偏向弱勢外,美國股市反而表現不錯,自1990年代以來的六次美國政府關門期間,S&P 500平均漲幅為2.25%,而歷史上最長一次關門期間為2018年年底至2019年1月落幕,為時36天,期間S&P 500漲幅更高達10.3%,歷史經驗顯示政府關門對美股市場並不會造成太大拖累。
 
 台新標普科技精選ETF基金研究團隊進一步指出,此次美國政府關門適逢聯準會重啟降息循環,如果政治僵局持續數日以上,聯準會決策者很可能傾向謹慎行事,市場重新提高年內聯準會降息預期,芝商所FedWatch工具顯示10月再降息一碼的機率高達99%,對貨幣政策寬鬆的預期反倒提供美股新一波上行動能,尤以寬鬆政策受惠最多的資訊科技類股,以2019年來的三次降息統計,S&P 500中的資訊科技行業類股於降息後一年平均漲幅高達36.8%,明顯勝過S&P 500的18.3%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8 | 台股基金績效 強強滾 | 摘錄經濟B1版 | 2025-10-01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據統計台股過去十年在中秋節後五個交易日有高達九成上漲機率,展現「節慶行情」,帶動投資情緒升溫。值得注意的是,9月以來台股驚驚漲,統計前十強台股基金績效全面優於大盤,主要中小型、科技及高股息題材表現亮眼。
 
 聯邦投信行銷業務處產品協理何彥樟分析,中秋節後台股短線大多呈現上漲格局。根據彭博統計自2015年至2024年,台灣加權指數在節後五個交易日總報酬呈現90%上漲機率;特別是2024年台股在中秋後展現強勢,加權指數於中秋後五日與十日分別上漲2.6%與2.4%;一個月後加權指數上漲5.5%,展現「節慶行情」特性。
 
 根據CMoney統計至26日,觀察全數217檔台股基金,績效前十強包括:PGIM保德信中小型股、街口中小型、街口台灣、元大店頭、PGIM保德信店頭市場、元大多福、路博邁台灣5G股票、富邦高科技、PGIM保德信科技島、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等基金,皆優於台股大盤,表現搶眼。
 
 玉山投信指出,長線而言,在全球AI浪潮有增無減的強勁帶動下,科技類股獲利上修動能依然領先,而近期像是金融、健護、公用事業等產業獲利亦開始步入上修循環,表現最為弱勢的能源等景氣循環股獲利下修動能也出現緩和,反映出除了科技產業以外,其他類股開始展現估值修復潛力。
 
 街口投信表示,下半年景氣動能預期仍將由AI伺服器、高階封裝與雲端資料中心擴產所帶動的出口與資本支出支撐,惟上半年急單透支效應與關稅不確定性仍在,內需與信心面回升有限,需緊盯急單退潮後的訂單續航,以及關稅政策、航運風險與原物料價格變動對後續景氣的壓力與挑戰。
 
 國際情勢方面,安聯投信補充,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暗示股價評價可能過高,且亦未釋放明確10月降息信號,使投資氣氛轉趨謹慎,美股在創高後下跌,評價面受關注。
 
 景氣方面美國經濟數據強勁,歐元區景氣各國仍有明顯差異。俄羅斯與北約國家緊張局勢近期升高,因此也影響投資情緒。
 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9 | 台股純市值型ETF 犀利 | 摘錄經濟B1版 | 2025-09-26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股自9月以來狂飆1,790點、漲幅7.3%,進而帶動五檔台股純市值型ETF跟隨大盤上揚。法人建議,市值型ETF適合偏好長期持有的投資人布局核心資產,以定期定額或逢低加碼方式分散成本,享受台股成長與權值股配息。
 台股在創下波段新高後迅速回檔,市場情緒的急轉讓人聯想到近期學界提出的 「Global FOMO Index」(恐懼與貪婪指數)。
 
 該研究指出,當全球投資人「怕錯過」(FOMO)情緒高漲時,往往預示後續報酬率走弱,與昨日台股的現象頗為呼應:前期因資金湧入與投資人追高心態,指數不斷推升,但在群體情緒一致、買盤過度提前反映時,反而為短線漲勢埋下隱憂。
 
 聯邦投信產品協理何彥樟分析,在高FOMO環境下,市場波動率可能暫時下降,因多數投資人動向趨於一致;然而該「平靜」往往是脆弱的,一旦資金或消息面出現變化,獲利了結賣壓將迅速放大波動。對台股而言,回檔時當市場在追逐題材、恐懼錯過機會時,更需謹慎評估基本面與資金流的持續性。FOMO可能推升行情,但同樣也可能成為短期修正的導火線。
 
 觀察台股純市值型ETF於9月以來全面走揚,受惠台股強勢創高,元大台灣50(0050)與富邦台50(006208)分別上漲10.8%、10.5%,並穩坐績效前二,前者9月以來日均量達6.3萬張,交投最為熱絡;聯邦台精彩50漲幅7.7%表現居中;保德信市值動能50上漲6.6%;富邦旗艦50則相對溫和,上漲2.4%,大型權值ETF持續吸引資金。
 
 另外,值得注意的是,外資9月以來對台積電、鴻海、廣達等權值股呈現回補買超,推動0050表現,規模將突破7,500億,屆時經理費率將降至不到0.1%,持續為國內掛牌股票型ETF最低。
 
 反映市值型成長性,在台積電股價新高下,0050持有台積電權重也超過六成,持續放大趨勢成長股對績效的挹注。
 
 隨大型權值股占台股獲利比重持續增加,亦帶動資金湧進,統計2015到2024年,臺灣50指數含息報酬率累積超過大盤60個百分點,今年以來則超過4.5個百分點,呈現聚焦主要權值股的投資優勢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0 | 大中華基金 績效帶勁 | 摘錄經濟B2版 | 2025-09-25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科技股引領陸港股估值提升、主要指數創波段新高,並帶動大中華基金今年來平均報酬逾二成,成為表現最亮眼的海外基金市場,中國A股基金則以17%緊追在後。
 
 聯邦投信行銷業務處產品協理何彥樟表示,聯準會宣布基準利率下調1碼至4.00%至4.25%區間後,為去年底以來首次寬鬆行動。雖然短期仍有通膨、貿易摩擦與地緣政治等挑戰,但市場整體走勢已逐步回穩,企業庫存也開始回到健康水準,景氣循環正朝向復甦。
 
 事實上,DeepSeek崛起亦帶動陸港股翻多,並催化相關軟硬體產業鏈股票估值提升,預期在AI蓬勃發展、國產自主化利多帶動下,仍看好相關題材後市表現機會,成為布局大中華股市題材亮點。
 
 統計至23日,滬深300、恆生指數今年來漲幅分別為15%、30%,其中以科技股為主的指數表現更為強勢,港股恆生科技、A股的科創50指數同期間報酬更有四至五成,與AI供應鏈相關之通訊及電子類股更有逾倍漲幅。
 
 包括:復華華人世紀、富邦中國內需動力、富邦大中華成長、國泰中國新興戰略、宏利精選中華、台中銀中國精選成長等今年來績效逾三成表現優於同類型基金,其持有產業第一大皆為資訊科技類股,部分近一年基金報酬甚至有超過五成。
 
 復華華人世紀基金經理人胡家菱表示,無論是中國或全球市場,其AI需求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,使得相關科技主題具有中長線配置的投資價值。
 
 此外,美國聯準會降息挹注市場資金流動性,使風險偏好改善,有利多頭行情延續,建議可透過逢低分批或定時定額等投資方法布局。
 
 台中銀投信陸股研究團隊表示,相較美股S&P 500今年創高,陸港股評價相對合理,第4季逢傳統消費旺季,豬肉批發受惠於中國人口紅利,港股則聚焦新型消費,同時受惠AI創新持續,硬科技及軟創新皆有投資機會,惟須留意美國關稅反覆外部不確定性上升。
 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1 | 多重資產基金績效亮眼 靈活配置兼顧穩健與成長 | 摘錄經濟B3版 | 2025-09-24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國際股市近期頻頻刷新高點,資金熱度持續升溫,多重資產型基金表現同樣亮眼。統計今年以來績效前十強基金,報酬率介於19%至42%之間,全數超越台股大盤漲幅,展現靈活配置優勢,成為追求穩健與成長並重的選擇之一。
 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後,綜合聯邦投信行銷業務處產品協理何彥樟、彭博最新研究指出,全球半導體市場在2025年有望成長15%,2026年再增長8.1%,主要受惠於人工智慧(AI)應用與電動車的快速普及。
 
 根據CMoney統計至19日,其中:富邦中國多重資產型、富邦歐亞絲路多重資產型、聯博多重資產傘型基金之聯博亞太多重資產、兆豐日本優勢多重資產、富邦AI智能新趨勢多重資產型、統一全球動態多重資產、柏瑞新興動態多重資產、安聯AI收益成長多重資產,今年來績效達20%以上,表現搶眼。
 
 安聯AI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,美股主要指數再創新高,回顧今年上半年經歷川普又一次強勢發起的貿易戰後,最終不難發現,消息面影響大於實質面,從企業端已經看到獲利恢復增長。
 
 另方面,AI結構利基驅動的成長引擎,協助抵銷部分負面干擾。
 
 莊凱倫建議,隨關稅影響放緩,S&P500企業今、明年的獲利也開始觸底上修;與此同時,寬鬆政策周期、增長的企業獲利和經濟動能,均有助多頭行情延續。面對一再創高的股市,策略上應可以收益打底,建構多元配置的核心布局。
 
 其他市場方面,合庫入息優化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黃馨世補充,儘管美國加徵關稅,新興市場在2025年上半年表現仍優於預期,下半年可能放緩,以出口為導向的小型經濟體將面臨阻力。
 
 聯合國食品價格指數顯示漲幅趨於溫和,且中國大陸商品供給過剩進一步壓低商品價格,若考慮通貨膨脹,名目的增長率會有明顯變化,新興市場未來幾季可能會出現更廣泛的降息趨勢。
 
 阿根廷在連續兩年經濟萎縮後,預計將領先拉美地區。但需要留意歐非中東經濟成長呈現普遍下行趨勢,且根據領先指標,尚未出現任何反轉跡象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2 | 生技基金投資價值浮現 | 摘錄經濟B2版 | 2025-09-19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聯準會重啟降息有望帶動生技股表現,法人指出,過去一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與美國大型生技指數NBI相對大盤表現呈現相反走勢,根據統計,當利率自高點下降,且未來利率可能持續調降的情境下,生技類股往往能展現相對較佳表現,可留意生技基金後市。
 
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表示,市場對於利率走勢的共識,預估年內仍有2碼降息空間,從統計來看,只要是高利率而利率持續下降的環境,生技類股平均季度表現可達3.3%。此外,低利率且利率持續下降,有利生技類股平均上漲2.4%。
 
 聯邦投信指出,貨幣政策由緊轉鬆,將有助降低資金成本與融資壓力,支撐企業資本支出。在亞洲,中國物價結構逐步改善,政策持續透過財政與貨幣工具支撐內需,日本雖短期受到政治不確定性干擾,但中長期仍仰賴薪資成長及企業投資帶來的正向循環;區域政策基調偏向寬鬆,對多數產業長期發展構成有利環境。
 
 江宜虔表示,事實上,NBI生技指數自7月第2季財報公布以來,股價已開始有表現,統計至9月中旬,S&P500中小型生技指數(XBI指數)三個月漲幅達11.3%,明顯優於S&P500的7.8%,而這波生技指數出現較大回升,主要反應3至5月市場對醫療政策面的負面情緒,一度導致股價跌幅過大,但生物科技產業為醫療產業創新研發的主要來源,深具成長動能,隨著政策面影響緩和,也讓市場再度看到其投資價值。
 
 江宜虔分析,生物科技創新研發動能主要來自中小型公司,投資價值持續優於大型生物科技公司,自2024年以來,市場上主要研發產品線包括阿茲海默症、肥胖症、癌症,及各項罕見疾病等,讓具創新成長、財務相對穩健公司受到資金青睞。
 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3 | 高含達量商品 績效亮眼 | 摘錄經濟B1版 | 2025-09-11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台達電股價攻上800元、市值突破2兆元,成為台股焦點之一,也帶動相關ETF股價齊揚。
 
 法人指出,若小資族不便直接布局個股,亦可透過含台達電比重較高的ETF參與漲勢,近周績效強勁吸引市場目光。
 
 台達電合併營收已連續兩個月改寫單月新高,本土法人與外資同步上調獲利預估與目標價,推升股價再創新猷。昨(10)日台達電股價首度突破800元大關,市值也成功跨越2兆元門檻,並進一步帶動持股比重居前的台股ETF於近一周股價齊揚,包括台新臺灣IC設計、野村臺灣新科技50、富邦旗艦50、中信綠能及電動車、兆豐藍籌30等,績效表現亮眼。
 
 事實上,法人指出,台達電股價相對較高,若小資族難以直接進場,市場上亦有多檔持股涵蓋台達電的ETF可供選擇。其中,台新臺灣IC設計(00947)配置台達電比重達12.0%,是唯一「含達」比重逾雙位數的台股ETF,近一個月績效達8%,表現突出。
 
 台新投信表示,今年第4季的AI伺服器需求仍亮眼,應有助於抵消非AI相關業務的淡季效應,整體台股呈現淡季不淡,帶動台股頻頻創高,建議投資人可以找尋股價位置相對其他AI供應鏈較低的IC設計族群配置。
 
 聯邦投信行銷業務處產品協理何彥樟分析,台灣方面,雖製造業景氣指數仍處於收縮區間,但出口表現維持強勁,第2季經濟成長率表現優於預期,顯示台灣經濟在外需支撐下仍具韌性。
 
 何彥樟表示,科技依然是投資市場的亮點,台灣在晶圓製造、IC設計及零組件供應具備完整聚落與領先優勢,將是這波科技浪潮中最重要的受惠者之一;AI應用需求持續擴散,高效能運算、先進封裝以及雲端基礎設施升級,已經成為產業主要動能。
 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4 | 台股25K ETF躍第四法人成行情隱形推手 | 摘錄工商A3版 | 2025-09-11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灣ETF熱潮連年增溫,隨著主管機關鬆綁商品發行範圍以及績效 亮眼吸引資金湧入,ETF規模持續壯大,不僅成為投資人分散風險、 追求長期報酬的重要工具,更躍升為台股的「第四法人」、成為推升 行情的隱形推手,整體台股ETF已擴充至67檔,包括0050元大台灣50 、0056元大高股息、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等規模皆衝上新高,帶動 整體台股ETF規模在10日也來到3.36兆元,跟隨台股一同創下歷史新 高。
 從1983年起的早期四大老投信,到今日百家爭鳴的盛況,商品已涵 蓋主動、被動ETF及多元化ETF,整體族群占國內基金市場半壁江山, 龐大資金自法人、退休金到散戶持續湧入,從高股息、市值型熱潮再 來到主動式ETF的加入,亮麗績效表現吸引投資人資金湧入,整體規 模隨著發行檔數、淨值增長、以及資金持續湧入而壯大,新資金挹注 也帶動成分股買盤,成為支撐台股指數屢創新高的重要動能之一。
 
 台股於10日不僅再刷歷史新高,且衝破25,000點重要整數關卡,而 盤面上包括0050、0056、00878、00919、006208等熱門ETF,以及所 有台股主動式ETF規模也一同創下史高,其中,0050突破7,000億元大 關,0056突破5,000億元大關,同寫ETF市場重要里程碑。
 
 台股原型ETF在2023年底規模僅1.4兆元,2024年起隨著高股息ETF 熱潮,再加上台積電大漲帶動含「積」ETF族群績效一路攀升,進而 帶動整體規模。
 
 今年起,則有多家投信加入ETF發型行列,並加入了主動式ETF與被 動式多資產型的ETF發行類別,包括華南永昌與聯邦等紛紛發行首檔 ETF,5月起也有主動野村臺灣優選、主動統一台股增長、主動群益台 灣強棒、主動安聯台灣高息、主動野村台灣50等加入,整體台股ETF 擴充至67檔、合計規模高達3.36兆元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5 | 科技基金聚光 | 摘錄經濟B2版 | 2025-09-03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台股昨(2)日震盪,但台股科技型基金近三個月表現亮眼,前十強績效均超過32%,遠勝大盤績效兩倍之多。法人表示,雖短期指數高檔震盪,但AI趨勢與出口動能強勁,長期多頭格局未變,下半年仍具布局契機,可伺機逢低布局。
 
 根據CMoney統計至1日,觀察33檔台股科技型基金績效前十強,其中合庫台灣高科技、群益創新科技、聯邦精選科技、國泰科技生化基金績效達35%以上,表現搶眼;台新2000高科技、統一奔騰、永豐領航科技、第一金電子、華南永昌未來科技、摩根新興科技等則達32%以上,遠遠超越大盤的12.7%。
 
 聯邦投信產品協理何彥樟分析,近期除了須關注國際景氣變化及關稅影響外,在指數與權值股屢創新高之際,追價力道相對有限,建議投資人須留意回檔風險並避免持股權重過高。不過,由於基本面依然穩健,台股整體多頭格局仍未改變。
 
 群益投信指出,台股正逐步消化對等關稅的影響,短期震盪並不會改變長線多頭的趨勢。整體而言,台灣GDP成長可望優於各機構預期,AI趨勢成為驅動台灣出口成長的關鍵力量,下半年預估有望保持相當的成長動能。強勁的出口成長帶動電子製造業的投資持續增長。
 
 另外,經濟與AI驅動的成長,是強勁的「順風」,為台灣出口與投資帶來長期正向動能。關稅政策影響則是「逆風」,尤其對部分電子產品和傳產造成壓力。儘管存在短期挑戰,以AI趨勢和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戰略地位,長期所帶來的成長動能,有望成為支撐台股的動能。
 
 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分析,就技術面來看,台股反彈超過6,000點,累積不小獲利了結賣壓;另外,9月仍有232條款帶來的半導體等專項稅衝擊。
 
 基本面而言,下半年台灣與美國總體經濟成長將下滑;另一方面,歷史統計美股9月是一年中表現相對差,預期9月台股可能出現漲多拉回修正。不過,基於AI產業趨勢越趨明確,受益族群增加,即使反彈6,000點但許多個股仍在相對低檔;且預期第4季至明年第1季基本面仍佳,因此台股大幅拉回可逢低擇優布局。
 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6 | 莊雅晴 做績效 更要做信任 | 摘錄經濟B5版 | 2025-08-21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金融市場瞬息萬變,聯邦投信總經理莊雅晴以「信任、專業、創新」為核心價值,持續引領團隊穩健前行。2025年,聯邦投信設定三大目標:擴大資產管理規模、深化ETF產品布局、打造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全方位基金平台,致力於成為投資人最值得信賴的資產管理夥伴。
 投資觸角 遍及國內外
 
 聯邦投信是聯邦銀行(2838)旗下的子公司,長期以來致力於提供投資人多元的投資產品。莊雅晴表示,聯邦的「共同基金」投資觸角遍及國內及國外。配合政府「5+2產業創新計畫」,於2020年9月17日創立「聯邦私募股權股份有限公司」,是目前少數投信轉投資私募股權公司的業者之一。
 
 聯邦私募股權成立後,兩年內即完成三次募集,成立「聯邦綠能」、「聯邦一號綠能」等產品,截至2024年底資產管理規模達26.3億元。
 
 展望未來,將擴展產品線,響應政府號召,投資目標擴大至國內基礎建設,為銀行財管2.0、高雄亞灣資產管理專區之客戶與保險業創造更多投資契機。
 
 聯邦投信也在綠色金融上積極布局,於2021年10月推出「聯邦低碳目標多重資產基金」,為市場上首檔以低碳為投資核心的多重資產產品,採用碳排放篩選與ESG評級方式,搭配股債靈活配置策略,協助投資人參與綠色轉型、掌握永續商機。該基金是公司實踐永續金融的重要起點。
 
 2025年,聯邦投信成功推出「聯邦台灣精彩50 ETF(009804)」,不僅體現公司對台灣產業長期發展的信心,更是正式進軍被動式投資市場的重要里程碑。
 
 莊雅晴表示,「ETF是我們轉型的重要起點,未來我們將聚焦特色主題ETF,以創新思維滿足不同世代投資人的需求。此次產品發行挑戰重重,但在集團、金管會、證交所與台指公司的支持下,聯邦投信團隊成功克服困難,於4月16日順利掛牌上市。」
 
 管理風格上,莊雅晴強調「以人為本、敏捷應變、追求卓越」。她認為,領導的本質不是控制,而是激發潛能。角色是賦能團隊、定義方向、排除障礙。
 
 聯邦投信積極建立開放、共學、共好的文化,重視溝通與協作。她堅信「我們不只是做績效,更是做信任」,唯有重視人才,才能創造資產管理的長期價值。
 
 談及中小型投信如何突圍,她分析,雖然資源不如大型業者,但決策彈性大、創新速度快,正是生存優勢。她觀察到,台灣投資人心態已從「追報酬」轉向「控風險、重配置」。
 
 資產管理 聚焦三策略
 
 主動與被動投資策略並非對立,而是互補,聯邦將持續開發兼顧收益與風險控制的基金組合,並結合數位工具強化分眾行銷與投資教育。同時,也將善用集團資源(如聯邦銀行、萊爾富等),讓基金與日常金融生活結合,創造更多接觸與參與的機會。
 
 展望今年,聯邦投信將持續聚焦三大核心策略:第一,推出多元資產產品組合:包括收益型債券基金、主題型ETF、退休理財專屬商品與境外基金總代理業務,同時強化現有表現穩健的產品,如聯邦民生基礎建設股票入息基金,藉由布局能源、公用事業與通訊等防禦型資產,幫助投資人應對高波動環境。
 
 第二,建構高資產客戶平台:擴大私募股權基金規模,並引進具特殊性質的境外基金,滿足高淨值客戶在資產配置、風險分散與財富傳承的深層需求。
 
 第三,整合集團資源,跨業共創價值:結合聯邦銀行、萊爾富等集團通路,推動「基金生活化」,讓理財成為投資人日常接觸、簡單理解、願意參與的選擇。
 
 莊雅晴強調,資產管理的本質,是要對投資人託付的資金負責。而這份責任,使我們秉持嚴謹精神,認真管理好客戶交付的每一塊錢。
 
 此外,團隊只要對專業不斷精進、對市場保持敏銳並且全心投入,就能實現為客戶累積中長期資產增長的願景,帶領聯邦投信在激烈競爭中穩健前行,走出屬於自己的節奏與價值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7 | 投等債基金 攻守兼備 | 摘錄經濟B2版 | 2025-08-20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全球及美國投資等級債券基金近三個月績效表現亮眼,前十強均漲逾3%,法人指出,降息預期升溫下,資金積極湧入債市。其中,投資級企業債表現亮眼,主要著眼於降息循環下納入投等債,將是收益與分散風險兼具的配置。
 根據CMoney統計至15日,觀察367檔全球型及美國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近三個月以來前十強表現,其中包括:元大10年以上投資級企業債券、第一金美國100大企業債券、PGIM保德信美國投資級企業債券等,績效皆達3%以上,尤以投資級企業債表現亮眼。
 
 值得注意的是,9月降息預期大幅升溫,風險債走揚。根據美銀引述EPFR統計顯示,統計自本月7日至13日止近一周的固定收益資金流入,投資級企業債以淨流入105億美元居冠。聯邦投信行銷產品協理何彥樟分析,美國7月CPI年增率2.7%,低於預期,但核心CPI仍達3.1%,提升降息預期。
 
 另外,PPI年增率升至3.3%,創三年新高,反映批發端價格壓力上行。市場原預期9月降息兩碼,但在數據影響下,轉向押注9、10月各降一碼。整體而言,市場對降息方向仍具共識,長短天期殖利率仍偏震盪下行,但須持續關注勞動力與消費數據,以研判聯準會政策步調。
 
 PGIM保德信美國投資級企業債基金經理人張世民表示,美投資等級債的信用利差持續隨著風險性資產回升而收窄,惟目前信用利差已來到歷史相對低檔,再收斂空間相對有限,不過供給面出現短缺將是背後支持的一大利多因素;其中金融業將受惠金融法規監管鬆綁,是市場聚焦的產業之一。
 
 張世民指出,雖然聯準會後續降息幅度仍因關稅影響出現雜音,但可確定降息趨勢不變,從歷史資料可發現,只要降息循環持續,往往會帶動公債殖利率持續下行,中期美債利率仍有下行空間,創造債券資本利得的機會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8 | 錢進美股基金 賺AI財 | 摘錄經濟B3版 | 2025-08-20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美股在企業財報普遍優於預期、與降息預期升溫的帶動下持續走強,市場資金積極湧入科技與AI相關類股。不過,法人提醒,近期仍受到關稅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牽動,投資情緒持續波動,可利用短線震盪逢低布局。
 根據統計至15日,近一個月美股基金表現佳,包括:富蘭克林高科技、柏瑞環球基金-柏瑞美國大型資本研究增值、貝萊德美國靈活股票、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系列-創新科技、安聯美國多元投資風格股票、駿利亨德森美國價值中小、安盛投資管理美國股票等基金,績效達6.5%以上。
 
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,在川普政府積極推動親商政策下,對於嗅覺敏銳的企業,特別是製造商或出口商而言將非常有利。
 
 首先,《大而美法案》減稅項目有望在秋季開始發酵並支撐消費支出,第二,《大而美法案》的投資獎勵也會刺激企業加碼投資美國,搭配「放鬆監管」措施,將加速企業赴美投資的審核流程,讓企業能更快回收投資成本。
 
 第三,川普政府陸續與多國談定貿易協議,其中包含美國商品出口至日本、韓國、歐洲、部分東南亞國家免關稅,這使美國企業具備獨特優勢,若再加上第四點的弱勢美元,將進一步提高美國商品出口競爭力。
 
 展望後市,安聯投信表示,第3季市場主流仍是AI相關族群,ASIC及GPU族群都有基本面支撐,只要營收獲利動能未轉弱,仍將吸引資金目光,此外,也可留意下一季或明年有成長動能,如IP、ASIC族群短期逆風但明年營收動能佳。
 
 聯邦投信補充,美國7月CPI年增率持平於2.7%,低於預期,通膨趨勢逐步緩和,但核心CPI仍具黏性。財政部長呼籲9月降息0.5%,推升市場降息預期,股市迅速出現「V型反彈」。
 
 另外,投資人對經濟軟著陸信心提升,市場焦點轉向三大變數:就業市場是否持續降溫、能源價格走勢,以及租金與服務類價格是否在年底降溫,將左右通膨與股市後續表現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9 | 13檔台股ETF人氣旺 | 摘錄經濟B2版 | 2025-07-22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7月18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,台股ETF檔數已有75檔,上周大盤指數來到波段高點,台股ETF因受逢高調節使得受益人數略減,上周減少8,092人,總人數來到11,241,066人,但有13檔台股ETF檔受益人呈現周增、月增、年增且逆勢創高。
 整體來看,高息型、市值型、主動式台股ETF三分天下,主動式台股ETF已有五檔。受益人數增加的ETF中,群益投信有三檔上榜最多;元大、野村各有兩檔,統一、安聯、富蘭克林華美、聯邦、國泰及永豐則各有一檔上榜。
 
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(00919)經理人謝明志表示,台灣經濟成長動能持續強勁,根據央行預估台灣第2季經濟成長率(GDP) 概估值為5.5%,遠高於原先預測,可望創下五個季度來高點。
 
 由於AI需求的帶動,台灣高科技半導體出口需求暢旺,企業的擴增投資大幅加,帶動除了生產出口成長之外,第1季資本形成實質成長14.72%,台股指數止步不前顯然不符合台灣經濟成長的現況。
 
 中長期不看淡台股,因此若盤勢有回檔,投資人可分批逢低布局。
 
 主動統一台股增長ETF基金經理人陳釧瑤表示,現階段投資策略採選股不選市,優先布局下半年訂單能見度較高且匯率影響較小族群。GB200/300下游組裝開始放量,看好AI供應鏈、AI PC/NB/手機受惠股、折疊手機及400G/800G交換器與光纖受惠供應鏈、彩色電子書/電子紙相關受惠廠商。目前正值台股除權息旺季,高殖利率股也具表現機會。
 
 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ETF經理人林浩詳表示,隨著輝達成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4兆美元的公司,輝達在AI領域的霸主地位愈加鞏固。
 
 美股前十大企業中有七家與AI高度相關且市值大幅成長,顯示市場資金正向技術領導者集中,具備技術、資源與平台優勢的企業持續擴大領先差距,形成明顯的「AI巨頭壟斷」格局;台灣為全球AI最大供應鏈,激勵電子股上、中、下游同步轉強,其中以封測與PCB類股最為強勢,電子指數領先創下2月底以來新高,也帶動加權指數走揚,在AI剛性需求催化下,後續仍有高點可期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20 | 13檔台股ETF 受益人逆勢創高 | 摘錄工商C1版 | 2025-07-22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7月18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,上周新增一檔主 動野村台灣50(00985A),使得總檔數來到75檔,但總受益人近一周 卻略減8,092人,總人數來到1,124萬人,今年來增加101.5萬人。
 投信法人分析指出,上周大盤來到波段高點,台股ETF受益人也逢 高調節使得受益人略減,不過仍有包括群益台灣精選高息(00919) 、群益臺灣加權反1(00686R)、主動群益台灣強棒(00982A)、國 泰臺灣加權正2(00663L)、元大台灣50(0050)、主動野村臺灣優 選(00980A)、主動統一台股增長(00981A)、主動安聯台灣高息( 00984A)等13檔受益人呈現周增、月增、年增且逆勢創高。
 
 整體來看,高息型、市值型、主動式台股ETF三分天下,維持配息 新高的00919表現出色連續上榜,五檔主動式台股ETF全數創新高;團 隊績效來看,群益投信旗下有三檔上榜最多,元大、野村各有兩檔上 榜居次,統一、安聯、富蘭克林華美、聯邦、國泰、永豐各有一檔上 榜。
 
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(00919)經理人謝明志強調,高息資產具備 易漲抗跌的特性更能抵禦金融市場的波動度,配置中不可或缺的即是 台股高息ETF,中長期不看淡台股,因此若盤勢有回檔,可分批逢低 布局。
 
 國泰永續高股息(00878)基金經理人游日傑表示,儘管目前關稅 的不確定性尚未完全排除,但根據市場預估,台股企業在2025年仍有 望維持雙位數的每股盈餘成長,且目前指數仍未超過去年高點,顯示 台股仍然具投資價值。
 
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則認為,短期雖然需要留意漲多後的震盪風險, 但台股在基本面支撐與資金動能推升下,仍具中期上行空間,隨著企 業法說會以及半年報陸續揭露,市場可望回歸基本面主導行情。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