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項次 | 標題新聞 | 資訊來源 | 日期 | 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 | 施政廷 動態調整 兼顧「成長」股息 | 摘錄經濟A1版 | 2025-10-29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動安聯台灣高息(00984A)ETF基金經理人施政廷表示,目前台股位處高檔震盪,AI、科技等成長股擔綱主流,隨著市場對於聯準會降息預期持續增強,也對美國重量科技股財報,以及即將登場的川習會看法轉趨樂觀,在高檔及波動環境下,更須以主動方式挹注成長與股息雙因子。
 經濟日報將於11月18日舉辦「投資大趨勢論壇 2026 ETF創造輝煌」,施政廷將以「台股高息新選擇 主動打造成長與收益並行的投資解方」為題,發表專題演講。
 
 施政廷強調,在高檔環境下,股市波動變高,分散風險比集中押注更重要;投資組合中放入股息因子可以降低波動,同時不放棄成長機會,適當的分散策略,有機會提供相對穩健的表現。
 
 對於主動式高息ETF如何兼顧「配息可持續性」及「股價資本利得」,施政廷強調,主動式優勢在於動態調整與多策略互補,最大不同在於三個關鍵,一是選股範圍更廣,有500至700檔股票池;二是多策略運作,非僅單一選股邏輯,而是五大策略互補;三是成長與股息並重。
 
 施政廷同時也分享他心中的核心高股息策略,須具備三條件:穩定且可持續配息能力;股息表現具競爭力,可觀察其相對殖利率;評估股價動能是否符合上升趨勢以及沒有高息、但股價一直跌的「價值陷阱」。投資團隊的選股池是否要夠廣也很重要。
 
 00984A同時採用多策略模組,多元分散是希望不被單一選股方法束縛、亦可掌握不同策略利基。以量化及質化兼具方式,保持投資組合靈活性,也提升投資組合的長期競爭力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2 | 台股ETF 雙主題聚光 | 摘錄經濟B2版 | 2025-10-29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10月以來台股主被動ETF單位數逆勢成長,比重從9月約22%增至10月來的48%。其中,台股ETF以新光臺灣半導體30(00904)增幅6.4%居冠,主動式ETF則以主動安聯台灣高息(00984A)增幅最大,顯示成長、高息雙因子持續為吸引市場目光關鍵動能。
 
 根據統計,10月以來,台股主被動式ETF單位數成長率為正者約有33檔、逾1%有五檔,包括新光臺灣半導體30、國泰台灣領袖50、野村臺灣新科技50、主動安聯台灣高息、聯邦台精彩50;其中,野村臺灣新科技50、主動安聯台灣高息9月單位數成長率為9.7%、7.3%的正成長,連二月吸金。
 
 觀察近二月台股主被動ETF單位數成長,凸顯即使台股面對地緣政治雜音再起,但仍有AI等樂觀展望光環挹注市場信心,台股與美股大致維持高檔震盪格局,使得成長、高息雙因子均受到市場青睞。
 
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,美國聯準會9月正式啟動降息,但從會後公布之點陣圖來看,聯準會官員對於未來利率走勢看法分歧,主要爭議點在於關稅對於通膨影響是否已顯現,以及影響程度是否為一次性,不過就過往歷史經驗及目前市場預期10月仍會降息來看,資金面走向有利風險性資產。
 
 主動安聯台灣高息ETF經理人施政廷表示,台股已連五個月上漲,居高思危言論日益增多,加上投機氣氛所帶來的短線當沖,都將造成未來股價震盪的變數,現階段策略上更須重視分散,並於投資組合中納入股息因子,降低波動度。
 
 施政廷表示,在台股長多格局下,切記把握成長與穩健並重的布局原則,其中AI代表成長,金融代表穩健產業分散配置,留意不要將全部資產集中在特定單一產業,建議在波動管理上,仍宜把握分散高波動產業、可納入配息組合等大原則。
 
 新光臺灣半導體30ETF經理人詹佳峯表示,中長期來看,從2026年起,全球AI應用全面擴張,各家科技巨頭啟動AI軍備競賽後,急需龐大運算資源,將推動算力紅利成長,與龐大運算新商機,且同步加速台灣半導體類股未來十年黃金成長期。
 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3 | AI產業熱 有利台股指數上升 | 摘錄工商C2版 | 2025-10-29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科技龍頭大廠帶領下,台股再度刷新歷史新高,本周國際市場又有 眾多大事,包括超級央行週以及美國科技股超級財報週,美國四大C SP與蘋果將公布財報與本季展望,CSP資本支出向來被視為AI趨勢成 長指標,可持續關注。投信法人預料,在全球AI產業持續熱絡之下, 將持續推升台廠AI相關供應鏈股價漲幅表現,也有利於台股指數上升 空間。
 PGIM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郭明玉指出,這波由美股帶動的強勢 多頭,主要由資金與基本面推升美股估值,科技巨頭財務穩健,有耐 力與實力等待AI投資回收,尚不至於進入泡沫化,而台股也在這樣的 環境下優先受惠,眼見台股企業獲利動能回升,且第四季台股上漲機 率大於下跌,在估值仍屬合理之下,無須替大盤設限,若碰到政策不 確定性、利率變動或技術性修正而震盪,亦屬於健康調整。
 
 台新中國通基金經理人魏永祥表示,後市大盤關注焦點有四大重點 ,一是美國政府關門時間是否延續,10月28~29日為聯準會下次開會 日期,若政府持續關門使得總經數據無法公布,恐將影響聯準會降息 決策;二是10月14日為美國聯邦法院裁決川普對等關稅是否違憲,判 決結果若為違憲,川普將如何接招與後續政策如何變化,將直接影響 股市;三是10月進入財報季,重量級科技公司法說展望對台股科技股 具影響力;四是川普半導體關稅政策實行細節遲未出爐,若與市場預 期差距過大,恐易出現失望性與獲利了結賣壓。
 
 魏永祥指出,依目前各產業的發展態勢來看,AI產業在需求、獲利 與展望上全面勝出,非AI產業則持續面臨逆風。展望未來,這樣的分 化趨勢恐怕還會持續一段時間,直到全球貿易環境改善與非AI需求回 升之前。若要在台股中尋找成長動能,AI仍是唯一且最明確的主軸。
 
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,就需求狀況,未來企業導入AI應用將有增 無減,AI模型業者須掌控算力基礎設施才能支應未來指數性成長需求 ,故仍看好AI投資的持續性,能高度配合晶片廠商開發需求的台灣零 組件供應鏈將是最大受惠者,具競爭力的公司基本面需求無虞。
 
 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4 | 新興亞股 失血 | 摘錄經濟B1版 | 2025-10-28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川習會將登場,外資上周對新興亞股僅買超兩個市場,即泰國及印尼,買超金額都只有2億多美元;賣超以對台股賣超15.5億美元最多,其次是南韓的5.9億美元,其他市場則都在2億美元以下。新興亞股上周漲跌互見,以南韓大漲5.1%最強,其次是印尼漲4.5%、泰國漲3.1%。
 
 今年以來,外資對新興亞股以買超台股51.9億美元最多,其次是南韓的29.8億美元;賣超則以對印度賣超161.7億美元最多,其次是越南的44億美元。今年以來,主要新興亞股以南韓漲68.4%最優,再來是越南的30.4%、台股的21.5%,菲律賓跌逾9%最弱。
 
 外資上周大賣台股,加權指數仍上漲0.8%。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廖炳焜指出,目前台股帶量多頭排列,且整體表現為有基之彈,受惠於AI、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需求持續熱絡。美股進入超級財報周,相關國際龍頭大廠的展望與營運表現,將牽動台廠相關供應鏈,也將成為市場發展的風向球。
 
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,未來企業導入AI應用將有增無減。AI模型業者須掌控算力基礎設施,才能支應未來高速成長需求。能高度配合晶片廠商開發需求的台灣零組件供應鏈將最受惠。
 
 外資10月來買超印度。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分析,印度央行上修2026財年實質國內生產毛額(GDP)成長率從6.5%調升至6.8%。基本面改善,吸引外資回補,為股市帶來支撐。目前印度大型股已率先表態上漲,預期市場信心逐步回升,中小型股也將隨之上揚,值得期待。
 
 越南股市不畏外資賣超,今年來漲幅居亞股第二。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分析,胡志明指數於10月中創下新高1,794點後高檔震盪,短線受地產、金融與消費等族群漲勢熄火影響。不過,越南今年前三季外國直接投資(FDI)為五年新高,房地產受惠政策支持,貨幣持續寬鬆,顯示經濟正在成長主升段。
 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5 | 固定收益型 資金停泊 | 摘錄經濟B2版 | 2025-10-28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受油價勁揚、川習會時間確定,市場風險偏好再起,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回升至4%之上。過去一周淨流入整體固定收益型ETF資金140.3億美元,其中美國債市獲淨流入91.4億美元,歐洲與亞洲債市分別獲14.6億與3.8億美元淨流入。
 
 由債券品質分類,投資等級債市淨流入70.9億美元,非投資等級債市淨流入18.2億美元。
 
 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葛倫‧華勒表示,考量美國經濟應不至於陷入衰退、通膨仍高於聯準會目標,以及財政赤字壓力,聯準會若持續採取風險管理式降息因應就業市場走弱,預期公債殖利率曲線將進一步轉陡,長天期公債殖利率回揚風險存在,較看好存續期間短的公司債市機會。
 
 針對近期債市,安聯投信表示,美國政府停擺進入第22天,創史上第二長紀錄。美國政府自10月1日以來陷入停擺,避險情緒繼續支撐美債,債市多數收漲,其中新興市場主權債表現最佳。
 
 就基本面來看,新興市場經濟相當穩固,IMF預期整體新興市場2025年經濟成長率可達4.2%,且財政狀況穩健。供給方面,近期新興市場主權債發行量提升,9月發行量達435億美元,高於今年其餘月份,甚至是2024年同期三倍。新發行債集中於短天期部位。不過固定收益資產利差持續緊縮,部分投資人擔心當前新興市場債評價面偏高,但此類情況雖仍將維持一段時間,料不太可能有顯著擴大情形,特別是美國財政擴張之下。
 
 安聯投信指出,國際油價若持續走跌有助壓低整體消費者物價,市場預期如油價續跌,加上聯準會如市場預期降息,殖利率有望進一步回落。歐洲央行官員發言普遍滿意當前通膨放緩速度和借貸成本水平,多數人表示不傾向於調整貨幣政策,除非經濟前景出現重大變化。此外,在企業財報利多及經濟數據真空支撐下,非投資級債謹慎延續漲勢。
 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6 | 外資買超台股 居亞股第一 | 摘錄工商C2版 | 2025-10-28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和、投資人對即將公布的財報抱持樂觀下,帶動新興亞股跟隨美股走揚,同步也浮現獲利了結賣壓。外資上周對新興亞股賣多於買,僅對印尼、泰國小幅買超2.55億、2.37億美元,其他國家皆呈現淨流出,其中台灣賣壓最重,周賣超12.95億美元。不過,今年來外資仍是最青睞台灣,年迄今買超50.35億美元,淨流入金額穩居新興亞股冠軍。在股市表現方面,新興亞洲市場上周漲多於跌,其中韓國周漲幅5.14%,更兩度刷新指數新高紀錄,漲勢最強勁。此外,上周僅菲律賓下跌,跌幅1.67%,表現相對疲軟。
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張諺祺表示,東協多國政府仍持續推動經濟改革政策,亦有助當地產業發展和股市表現,東協市場中長期投資前景仍看好。東協市場受惠中產階級逐漸壯大而帶來的內需升級,被看好經濟成長、企業獲利將領先成熟國家。整體來看,在基本面穩健的支持下,加上東協各國也積極推行政策來延續經濟擴張動能,搭配全球供應鏈移轉效應持續,東協國家有望受惠下,投資前景仍值得關注。
 
 主動群益台灣強棒ETF經理人陳沅易表示,展望後市,隨著美國AI領導企業永動機式投資發酵,將有利台灣AI供應鏈發展,相關類股成長契機湧現。
 
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,未來企業導入AI應用將有增無減,AI模型業者須掌控算力基礎設施才能支應未來指數性成長需求,仍看好AI投資的持續性,能高度配合晶片廠商開發需求的台灣零組件供應鏈將是最大受惠者,具競爭力的公司基本面需求無虞。
 
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,建議投資人順勢操作、採取多元配置策略分散風險,首選美國平衡型及非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,掌握美國經濟軟著陸及聯準會降息行情。股票部分,逢震盪加碼或大額定期定額,首選科技、創新科技股票型基金,參與AI長線榮景。川普多變個性將持續推升全球分散投資趨勢,締造非美元資產機會,首選全球債券型基金及新興當地貨幣債券型基金,或以新興市場平衡型基金介入,股票看好日本及印度股票型基金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7 | 青年瘋高息ETF 留意四原則 | 摘錄工商A6版 | 2025-10-27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股高股息ETF近年成為許多年輕投資人的熱門標配,不過,經理 人提醒,高殖利率不等於高報酬,許多投資人誤以為只要股息領得到 ,就能穩穩賺,卻忽略了「股價下跌吃掉股息」的風險,而若要避免 落入「股息陷阱」,投資人可遵循四大選股原則,並依據四大步驟來 挑選適合自己的高股息ETF。
 安聯投信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(00984A)基金經理人施政廷指 出,許多投資人以為高股息投資很簡單,就是「挑殖利率最高的股票 」,但實務上卻不然。他舉例,2023年有投資人追逐殖利率10%以上 的股票,一年下來雖領到10%股息,卻因股價下跌20%,總報酬反而 虧損10%。這正是典型的「賺股息、賠價差」。施政廷分析,目前台 股加權指數未來12個月現金殖利率僅約3%,過去高股息動輒10%~ 12%的息收已難再現,若仍抱持只看殖利率的想法,將面臨報酬失衡 風險。
 
 為了避免落入「股息陷阱」陷阱,施政廷提出四大選股原則:一、 穩定且可持續的配息能力,很多人選高股息股票,第一個看的是「殖 利率」,但其實「配息能力」比「配息率」更重要。
 
 二、擴大選股池:提高兼顧息收與成長的機會。
 
 三、檢視股價的趨勢方向:有些股票殖利率很高,但股價一直下跌 ,這叫「價值陷阱」,配息5%,但股價跌10%,總報酬還是負的。
 
 四、適當分散與動態調整,除了上述的個股層面之條件以外,要建 構一個高股息投資組合,還需要「投資組合層面」的考量,純粹的高 股息策略,可能會喪失股價成長動能。
 
 施政廷表示,目前台股的本益比位於歷史的1倍標準差附近,本淨 比來到歷史高點,評價高不見得不會漲,但是波動會變高,在台股長 多的格局下,更要精選「配息穩定+股價成長」的標的。至於該如何 選擇適合自己的高股息ETF,施政廷指出,首先,必須明確投資目標 與風險承受度,投資人應根據自身需求,(如穩定現金流或長期資本 增值)選擇適合的ETF,年輕投資人可選擇兼顧成長性的高股息ETF, 退休族群則可優先考慮穩定配息的產品。
 
 二、檢視股息與成長兼具投資策略:不論是被動還是主動ETF的投 資策略需要好好檢視,例如是否納入股息與成長,並確認其是否符合 個人投資策略。
 
 三、關注股息來源:確認股息是否來自穩健獲利,而非侵蝕本金, 建議需檢視ETF前十大持股比重不宜過高,以免變成單一個股是最大 股息來源,易受到波動影響。
 
 四、了解配息組成:可以透過境內基金資訊公告平台等管道,查詢 配息來源(股息、資本利得、收益平準金)比例,確保配息來源穩健 且不侵蝕本金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8 | 五大利多 台股28K在望 | 摘錄工商A1版 | 2025-10-27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股上周盤中雖回測10日線,不過台指期夜盤已先行反彈並站回所 有重要均線、來到27,742點,而台股24日休市,美股四大指數則是再 漲0.79%~1.89%,創歷史新高,法人表示,看好台股本周在五大利 多加持之下,有望上攻28,000點,且寫下罕見的月線連六紅紀錄。
 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,台股第四季漲率高,在利多大於利空 因素情況下,預期短線將持續呈現大漲小回的情勢,於27,000~28, 000點之間震盪。利多包括:一、比價效應:美股周五再度創新高, 全球主要股市大多漲幅皆在台股以上;二、台積電ADR溢價效應,有 望激勵台積電往1,500元靠近、帶動台股再戰28,000點。
 
 三、降息行情:FOMC會議將在本周30日召開,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 期居高不下;四、AI業績暢旺:就9月外銷訂單跟10月展望來看,10 月雖然工作天數少,但營收仍有望繳出佳績;五、GTC大會首度移師 以政治重鎮為主的美國東岸舉行:主權AI明確開始起跑,且黃仁勳「 背板」供應鏈風潮有望再次帶動相關台廠。
 
 偏利空方面,則是須留意三大因素。一、美股超級財報周展望:德 儀與Netflix財報展望不如預期股價即出現波動,本周有多家科技巨 頭將公布財報,儘管市場抱有期待,但對於展望也將會以高標準檢視 ;二、24日公布的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探低,代表消費者對未來展望 較為保守;三、台股扣掉台積電僅漲10%,要留意漲勢過度集中風險 。
 
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,指數進入震盪階段,加上先前急漲的獲利 了結情緒,雖可能造成部分漲多標的賣壓,卻提供籌碼換手的中長期 買點,短期可關注缺貨漲價的景氣循環類股。傳產方面,原物料及油 價中長期與全球景氣連動性高,但短期容易受到消息面大幅波動。
 
 此外,也可留意後續美國對等關稅墊高額外成本,是否轉嫁到終端 物價,造成通膨居高不下,恐影響全球景氣,進而波及原物料報價走 勢。
 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9 | 半導體生技 長線有看頭 | 摘錄經濟B2版 | 2025-10-25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盤勢分析
 
 美俄、中美地緣政治狀態膠著,美股主要指數盡墨,23日台股下跌116.65點,收在27,532.26點,周線收紅。
 
 針對美中政府近期就貿易關稅再度出招,可視為雙方為達成進一步協議的手段,雖有不定性,但仍可控。就政策面,降息但停止縮表的美國利率政策方向,有利市場維持寬鬆資金環境;就基本面,AI需求增溫與資本支出擴大等正向展望,仍有利市場長期投資方向。
 
 投資建議
 
 根據安聯投信台股團隊估算,2026年整體企業獲利有望持續為正成長,預估成長20%,成長動能優於今年。以類股來看,電子維持高速成長約23%,金融、非金電獲利也呈現成長;長期成長趨勢科技部分可持續關注AI、半導體供應鏈及半導體製程相關、雲端伺服器、高速傳輸、規格升級電子;其他可留意生技、運動休閒等。
 
 展望後市,企業獲利成長仍將是推升股價的動能。明年企業獲利預期將有雙位數成長,AI需求持續強勁,展望正向。其中就觀察產業面,台灣晶圓代工龍頭重要客戶訂單2026年第1、第2季將大幅回升,可望形成台股重要支撐。先進製程相關建廠廠務和材料化學品等也將受惠。
 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0 | 五檔ETF股價 逆勢衝高 | 摘錄經濟B1版 | 2025-10-23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股昨(22)日拉回,但仍有多檔台股ETF逆勢創下今年來新高價位,包括中
信綠能及電動車(00896)、凱基台灣AI50、元大中型100、中信成長高股息、
 元大高股息等五檔,不僅股價創今年新高,且今年來都有雙位數含息報酬。
 
 隨著美國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,市場資金動能可望持續獲得挹注,受惠AI趨勢
 商機的台股,今年以來表現在亞洲主要股市中也很火紅,帶動台股ETF股價動
 能跟著水漲船高。
 
 加權指數近來再攀新高,昨天在台積電等權值股下跌,呈現漲多拉回修正,下
 跌103點收27,648點。
 
 凱基台灣AI50ETF研究團隊表示,過去幾個月美、台股市同步上揚主要來自人
 工智慧(AI)動能,中美貿易爭端或許帶來短期評價面承壓,但長線趨勢結構
 並未改變,回歸基本面來看,AI投資與生產力革命仍是推動企業獲利成長的核
 心力量,隨著AI需求持續強勁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旺季來臨,電子產業預計
 將持續支撐台灣出口成長。
 
 有鑑於AI晶片規格不斷升級,AI晶片密度持續升高,對先進製程與封測技術的
 良率要求也將不斷升高,台灣相關供應鏈擁有領先對手的技術與在地化供應鏈
 優勢,可望成為AI趨勢浪潮下的主要受惠者,聚焦布局相關應用的AI題材
 ETF,值得留意布局。
 
 美中關稅戰影響帶來的短期波動,反而是伺機布局的低接良機。
 
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分析,隨AI軍備競賽持續,全球主要雲端服務業者(CSP)
 持續加碼投資,資本支出動能可望延續到明年,加上星際之門(Stargate)計畫
 及中東主權AI投資,有利於台廠AI供應鏈及半導體產業。
 
 估算2026年整體企業獲利有望持續為正成長,預估成長20%。以類股來看,電
 子維持高速成長,金融、非金電獲利也呈現成長。
 
 長期成長趨勢科技部分可持續關注AI、半導體供應鏈及半導體製程相關、雲端
 伺服器、高速傳輸、規格升級電子等。
 
 安聯投信認為,企業獲利成長仍將是推升股價的動能,AI需求持續強勁,台灣
 晶圓代工龍頭重要客戶訂單2026年第一、二季將大幅回升,可望形成台股重要
 支撐;先進製程相關建廠廠務和材料化學品等也將受惠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1 | 台股ETF規模3.6兆 再創高 | 摘錄工商C2版 | 2025-10-22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盤近期頻創新高,帶動台股ETF績效長紅規模衝高,統計76檔台 股ETF規模破3.6兆元再創新高,統計今年來增加逾7,966億元,觀察 今年規模增加前十大,前三名分別是元大台灣50(0050)、元大高股 息(0056)、群益台灣精選高息(00919),三檔加起來規模就增加 6,472億,占全部增額的近8成。
 群益投信台股ETF研究團隊表示,台股在頻創新高之際,行情可能 轉為區間震盪整理,而主動式ETF選股可視市場變動操作靈活優勢提 前布局優勢股;而從存股角度來看,高息股的誘因除了穩定領息之外 ,跟漲抗跌的特性也是重點之一,建議投資人可依投資需求以高息型 或主動式台股ETF介入台股。
 
 主動群益台灣強棒(00982A)經理人陳沅易指出,整體看來,近期 市場在9月降息利多下,資金湧入使得台股頻創新高。儘管台股市場 近期呈現高檔震盪,資金輪動快速,然而近期市場追捧的題材包含P CB/CCL、BBU、記憶體、Power等,顯見資金還是持續圍繞AI題材打轉 。不過接下來選股重勢良好配置可望增加投資效益。
 
 根據安聯投信台股團隊估算,2026年整體企業獲利有望持續為正成 長,預估成長20%,成長動能優於今年。以類股來看,電子維持高速 成長約23%,金融、非金電獲利也呈現成長;長期成長趨勢科技部分 可持續關注AI、半導體供應鏈及半導體製程相關、雲端伺服器、高速 傳輸、規格升級電子;其他可留意生技、運動休閒等。安聯台灣高息 成長主動式(00984A)基金經理人施政廷認為,股市創新高之際,策 略上更需重視分散,並於投資組合中納入股息因子,降低波動度;目 前台股本益比位於歷史一倍標準差附近,本淨比來到歷史高點,評價 高不見得不會漲,但波動幅度一定會拉大,因此在台股長多格局下, 切記把握成長與穩健並重的布局原則,其中AI代表成長,金融代表穩 健產業分散配置,留意不要將全部資產集中在特定單一產業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2 | 跟著大盤衝 112檔台股基金 淨值創新高 | 摘錄工商C2版 | 2025-10-21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股近期屢創新高,連帶主動操作的台股基金也績效長紅,根據C Money統計,至16日主、被動台股基金共112檔淨值與大盤同創新高, 投信法人表示,大盤在創下新高後,接下來面臨的挑戰更為複雜,預 期台股將維持上檔有壓、下檔有撐的區間行情,此時也凸顯主動選股 、靈活調整的重要性。
 投信法人認為,台股類股輪動快速、個股波動性大,預期台股指數 傾向高檔震盪,一般人要掌握時機點實屬不易,台股接下來的操作難 度將更高,加上個股波動大,主動式台股基金可在盤勢多空之際來回 靈活操作,建議投資人可以主動台股基金ETF,參與台股未來上漲契 機。
 
 群益台灣精選強棒主動式ETF(00982A)暨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 陳沅易指出,長線多方優勢明顯,短期內趨勢反轉疑慮不大。短線應 控管風險,觀察融資餘額快速累積、技術面乖離率擴大的變化。中長 期布局仍以 AI、雲端伺服器、先進製程半導體為主,因其具備高成 長性與產業集中度,將驅動台灣出口與獲利持續擴張。
 
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分析,不論就國際情勢雜音、政策面、資金面與 基本面展望等,均有利市場後市。首先,針對美中政府近期就貿易關 稅再度出招,可視為雙方為達成進一步協議的手段,該議題雖仍存有 不定性、但仍可控。再就政策面,降息但停止縮表的美國利率政策方 向,有利市場維持寬鬆資金環境,因此仍將有助於支撐風險性資產表 現;另外就基本面,AI需求增溫與資本支出擴大等正向展望,仍有利 市場長期投資方向。
 
 凱基台灣AI50(00952)ETF研究團隊強調,中美貿易衝突將再次引 發市場短期的不確定性,蛋根據過去兩次中美貿易衝突的經驗,雙方 仍會預留協商空間,不須過度悲觀,加上AI帶動的企業獲利與生產力 成長的市場結構不變,AI投資與生產力革命仍是推動企業成長的核心 力量,台股AI供應鏈的長多格局未變,建議聚焦AI與高品質企業等長 期成長主題,短線的波動與回檔,反而可伺機分批布局追求複利回報 與長期價值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3 | TISA基金升溫 9月規模翻倍 | 摘錄工商A4版 | 2025-10-21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金管會推動的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(TISA)自7月上路後,9月開 始加速成長,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9月底,整體TISA基金已從8月 底的17檔、1.4億元成長至20檔、逾3億元。投信業者分析,規模翻倍 原因有三大,一是成立的時點好、二是銷售的通路愈來愈多、三是產 品選項愈來愈多。
 統計9月TISA級別基金前三名,分別是元大台灣卓越50 ETF(0050 )連結基金(TISA級別),規模達1.82億元、一檔就占整體規模6成 ,較8月8,830萬元翻倍成長;第二名是統一台灣動力基金(TISA級別 ),規模約2,000萬元,占比達7%;第三名是統一大滿貫基金(TIS A級別),1,850萬元,占比6%,也都是翻倍成長。
 
 占比5%的有元大台灣高股息ETF連結基金(TISA級別)、安聯四季 成長組合基金(TISA級別)、國泰台灣高股息傘型基金之台灣高股息 基金(TISA級別)。
 
 法人指出,0050連結基金績效與0050連動,等同投資臺灣50指數成 份股,可高度反映台股成長,且避免主動操作的選股風險,未來表現 的可預測性高,因此不僅在ETF市場受到投資人青睞,在以長線退休 為主的TISA級別,也一枝獨秀,成為定期定額首選。
 
 安聯投信表示,首批推出的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在TISA平台上無 申購手續費、低至0.6%管理費,並兼具成長性與穩定性,成為TISA 專案中少數能同時滿足兩者的配置型方案。
 
 中信投信認為,今年金融市場充滿變數,但美國科技龍頭股仍持續 維持強勁增長動能,包含輝達在內的科技龍頭今年股價頻創歷史新高 ,顯見市場開始走向強者恆強格局,預料在AI引領下,科技、資訊通 訊等基本面將長期維持強勁動能。
 
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陳沅易建議,從當前台股盤勢與產業趨勢來 看,投資仍可採取積極但謹慎的策略,以掌握投資契機並留意市況變 化。產業布局上,因全球AI應用持續擴強,衍生對算力的強勁需求, 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在IT與AI應用仍極具競爭優勢,可分批布局中長線 成長動能佳標的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4 | 投資基金 把時間變朋友 | 摘錄經濟B2版 | 2025-10-20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近年來,在國人對數位金融需求不斷擴增推進下,基金平台多元化發展,買基金理財的管道愈趨便利。在理財資訊爆炸、投資工具與管道日益多元的大環境中,如何選好基金、用好方法,並以紀律與耐性把小錢累積成大財富,成了許多投資人最在意的課題。
 
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,截至今年8月底,跨國投資組合平衡型基金整體規模已近1,600億元;在全球主要市場紛紛來到相對高點之際,平衡型組合基金仍屬少數持續呈現淨流入的資產類別,顯示以收益打底、在相對高檔從容布局的雙收策略,正逐步獲得投資人青睞。
 
 安聯投信表示,投資理財最大的關鍵在於「選好基金與策略」,其次是如何維持紀律,讓「時間」成為好朋友、讓「紀律投資」為資產堆疊帶來複利效果。
 
 以多元發展的基金平台為例,不僅提供更廣泛的投資機會,也簡化投資流程、降低門檻,協助民眾更輕鬆參與基金投資,並可依風險偏好與目標精準挑選適合標的,已然成為探索便捷投資的重要途徑。
 
 近期,全球主動式基金專家「安聯投信」攜手「好好證券」與全支付「電支雞」,共同拓展數位理財通路;投資人除可在好好證券平台進行進階配置外,也能透過與好好證券「電支雞」服務,每日從零錢消費中自動投資。此「化零為整」的機制,嗶一下支付,「做到邊消費邊投資」,幫自己輕鬆理財。
 
 投資人透過好好證券平台申購安聯投信全系列基金,不僅開戶流程全線上化、操作介面直覺友善,更享全平台「永久申贖 0 手續費」優惠,讓每一分投入更專注於資產累積。
 
 此外,在選好基金之上,如何打好底也很重要。安聯投信建議,不妨鎖定適合作為核心打底的平衡型組合基金,透過「收益 + 成長」的雙收策略,由專業團隊視市場變化靈活配置不同資產類別,例如股債混合與產業主題配置等。
 
 此一做法有助投資人在景氣循環的起伏中,一方面追求較穩定的現金流,另一方面亦能掌握市場成長契機。對需要定期現金流的投資人,市場亦提供不同配息機制,可作為日常開銷補充;而偏好長期增值的投資人,則可選擇配息再投入,以期持續滾動資產規模。
 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5 | 台股高檔震盪 00984A投組安心選項 | 摘錄經濟B1版 | 2025-10-20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時序步入10月中下旬密集除息期,市場氛圍持續在AI需求有望增溫、重要法說結果,以及中美再度因關稅交手等多空消息之間反覆變化,台股則在投資人信心高漲與基本面支撐下,再度重返27,000點關卡;安聯投信表示,隨著股市來到新高,地緣政治衝突日益頻繁,投資策略上更需重視分散,並於組合中納入股息因子並降低波動度至為關鍵。
 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基金(00984A)經理人施政廷表示,美中政府再度於關稅議題交鋒,一度打亂對AI前景樂觀情緒的市場走勢;先前漲多的科技概念股,也因為市場擔憂稀土管制,造成供應鏈風險明顯受到壓抑,民生物資、公用事業及美國本土從事稀土或關鍵材料的業者表現則是接棒輪動。
 
 施政廷表示,市場在反覆消化多空消息後,投資信心很快回穩,如今又再重返歷史高檔區,隨著台股不斷挑戰新高,評價亦來到相對高檔,就基本面而言,預估2026年企業獲利仍往上調整,儘管台股評價變高,震盪也隨之變大,但通常無損多頭行情。
 
 展望後市,施政廷表示,股市創新高之際,策略上更需重視分散,並於投資組合中納入股息因子,降低波動度。
 
 第四季投資策略可留意的亮點,一是AI供應鏈,包括:電源、散熱、PCB及記憶體等有望受惠結構性成長;二是2026出貨量翻倍,以iPhone為例其供應鏈備貨量上億台,超預期可能性高;三是傳產運動品供應鏈,世足賽題材有望從第四季起發酵;四是金融股,受惠降息環境下穩定配息來源。
 
 施政廷表示,目前台股本益比位於歷史一倍標準差附近,本淨比來到歷史高點,評價高不見得不會漲,但是波動幅度一定會拉大,因此在台股長多格局下,切記把握成長與穩健並重的布局原則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6 | 外資買亞股 力捧南韓 | 摘錄經濟B1版 | 2025-10-14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外資上周對亞股買多賣少,但買超力道減弱,以對南韓買超9.1億美元最多,其次是印度的3.8億美元、台股的2.1億美元,賣超以對馬來西亞賣超3.4億美元最多,其次是越南的1.9億美元。新興亞股上周漲跌互見,以越南大漲6.2%最優,其次是台股的2%。
 今年以來,外資對新興亞股以買超台股96億美元最多,其次是南韓的30億美元;賣超則以對印度賣超172.3億美元最多,其次是越南的41億美元、馬來西亞的39.4億美元。今年以來,主要新興亞股以南韓漲49.3%最優,再來是越南的39.4%、台股的16.8%,但泰國跌逾8%最弱。
 
 越南股市上周不畏外資賣超而強漲。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分析,越股受惠於成功升級富時新興市場,有利於更多外資流入。國際券商預估,越南市場升級題材將吸引外資回流越股,涵蓋主、被動資金,資金規模將達到60-80億美元,樂觀情境下甚至可突破百億美元。
 
 美股上周大跌,台股昨(13)日補跌。保德信市值動能50(009803)經理人張芷菱表示,台股持續創高後再度面臨美、中貿易緊張挑戰,預期本周台股波動度將放大。但在基本面與企業獲利面穩健的基礎下,建議股市拉回可適時增持台股部位。
 
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,若人工智慧(AI)及台股等有結構性題材的標的出現較大拉回,則可逐步低接布局。整體來看,台股企業獲利持續復甦循環,台灣上市櫃公司總獲利2024年在AI熱潮帶動下超過4兆元,2025年預估為4.3-4.4兆元,2026年可望達到4.9-5兆元,再創高峰,有望支撐台股持續寫下新格局。
 
 外資重回印度,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分析,印度政府積極透過政策來刺激消費復甦,相關企業獲利展望佳。近期在印美貿易談判樂觀氣氛及外資持續流入提振下,印度股市逐步回神。從籌碼面來看,外資目前清倉印度,可見下檔風險已有限,預期隨著企業獲利展望逐步上調,可望推升第4季印度股市表現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7 | 00984A 年化配息率拚8% | 摘錄經濟B1版 | 2025-10-14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股近期受關稅不確定消退、AI浪潮持續擴大、聯準會(Fed)重啟降息循環等利多下,強勢攻上27,000點新高,迎來光輝十月序幕。據證交所統計,10月共有39檔台股主被動ETF預計配息。其中,安聯台灣高息(00984A)為目前市場上唯一檔兼具成長與高股息主題的台股主動式ETF,第四季現金股利殖利率達2%以上,年化殖利率有望上看8%。
 隨著時序踏進第四季,台股在美科技強勁走勢及利多消息提振下,攻上27,000點重要新高關卡,台股強勢下的外溢效果,不僅AI相關成盤面主流,傳統消費性電子與部分非電族群投資價值亦逐步浮現;安聯投信表示,面對股市創新高後的高檔震盪格局,此時更需要在投資組合納入具成長搭配高息主題,以多策略靈活掌握輪動機會。
 
 00984A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基金經理人施政廷指出,雖然AI很熱,但傳統消費性電子也不能忽視,尤其第四季有一些正面訊號,像是價值低波動與基本面上修的消費性電子或許有機會表現;此次蘋果新機備貨量上看1億台,值得關注。考量蘋果供應鏈評價已相對合理,第四季如果銷售超預期,相關族群有望享有「成長」「價值」的雙重優勢。
 
 在非電族群部分,施政廷表示,2026世足賽題材提前布局很多投資人可能沒注意到,2026年世界盃足球賽將在美國、加拿大、墨西哥舉辦,這是個值得注意的題材,相關傳產有機會雨露均霑;金融股在第四季扮演也有望扮演「穩定器」角色。
 
 在投資建議上,施政廷表示,台股從第三季同時參與成長與累積息收資產、正式跨進第四季傳統旺季。對偏好高股息的投資人,不能只看配息率,總報酬表現更該長期被關注;而對偏愛成長股的投資人來說,AI是長期趨勢,但短期亦須關注估值風險;換言之在高檔環境下,更需要以成長搭配高息主題,多策略靈活掌握輪動機會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8 | AI熱延燒 美股基金淨流入居冠 | 摘錄工商C2版 | 2025-10-14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I熱潮延燒,美歐日股齊漲,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,根據 EPFR等統計至10月9日止近一周,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持續居冠、力 道擴大至142.03億美元;亞洲不含日本轉為淨流入金額為5.14億美元 ;拉丁美洲維持小幅淨流入1.52億元。
 安聯投信表示,大陸在全球稀土產業中占據主導地位,從上游開採 、中游冶煉到下游的製造與應用,皆具備關鍵性實力與技術優勢。根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資料,截至2024年大陸占全球稀土產量超過70%, 國際能源署資料則指出大陸掌握全球約87%稀土冶煉能力。現今全球 科技產業高度仰賴大陸稀土供應鏈,稀土出口限制將直接牽動電動車 、AI、半導體、再生能源及軍工等相關產業。
 
 稀土本身並不稀有,但其開採、提煉及處理具高污染性,大陸因環 保管制較為寬鬆使其在稀土產業鏈具有絕對主導地位。惟在地緣政治 衝突日益頻繁背景下,將強化全球供應鏈去中化及中國強調科技自主 趨勢,可留意其衍生題材。
 
 安聯AI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莊凱倫指出,在川普再度宣布 提高對中關稅前,S & P500企業今、明年獲利已呈現持續上修走勢 ,意味基本面繼續支持股市表現。市場對於消息面劇烈反應也部分來 自於4月貿易戰後的顯著漲幅,使調節賣壓相對較大。惟若中美關稅 議題未持續發酵則盤勢在基本面支撐下可望回穩。
 
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吳承恕分析,從經濟面來看,美國就 業市場成長雖放緩,但較可能是因供給測因素所致,不暗示經濟將走 弱,且先前聯準會預防性降息也有助給予經濟支撐,其他經濟指標也 保持穩健或呈現擴張態勢,近日中美貿易博弈較偏向為短期的市場波 動雜音,故整體而言對於美股表現仍不看淡。
 
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,近期中美貿易緊張情勢升溫再度引發金融 市場震盪,股債走勢分歧表現則凸顯資產配置的重要性,建議投資人 採取多元布局策略,核心部位首選美國平衡型及非投資等級債券型基 金,掌握美國經濟軟著陸及聯準會降息行情,美股首選科技、創新科 技股票型基金,參與AI長線榮景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19 | 中美貿易再戰 韓、印、台股吸金 | 摘錄工商C2版 | 2025-10-14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稀土議題使中美緊張關係再次升溫,大陸宣布對稀土展開新的管制 措施,美國總統川普隨即宣布將對大陸商品加徵高達100%關稅,進 一步引發市場的劇烈震盪。
 
 法人觀察,上周新興亞洲資金流向,整體呈現淨流入,外資買超南 韓9.1億美元最多,其次買超印度3.8億美元、台灣2.1億美元。而越 南、泰國、菲律賓則呈現小幅度賣超。
 
 中國信託策略優利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羅世明表示,美中因稀土事 件使得緊張關係升溫,川普宣布11月1日將對大陸產品加徵100%關稅 ,觀察川普過去的政策風格,關稅政策為川普政府貿易談判的手段或 籌碼,事實上,中美貿易結構相當龐大且複雜,重要戰略物資除了稀 土,如黃豆、半導體晶片及設備、高科技軟硬體產品等,都需要兩國 進一步協商。
 
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,若AI及台股等有結構性題材的標的出現較 大拉回,則可逐步低接布局。從觀察整體盤勢來看,台股企業獲利持 續復甦循環,台灣上市櫃公司總獲利2024年在AI熱潮帶動下超過4兆 ,2025年預估為4.3至4.4兆元,2026年可望達到4.9至5.0兆元,再創 高峰,有望支撐台股持續創下新格局。
 
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分析,越股受惠成功升級富時 新興市場,本次升級也替原先因越南邊境市場身分而無法參與的外資 敞開大門。國際券商進一步預估,越南市場升級題材將吸引外資回流 越股,涵蓋主、被動資金,資金規模將達到60至80億美元,樂觀情境 下甚至可突破百億美元。
 
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強調,印度為內需大國,印度政府 積極透過政策來刺激消費復甦,先於上半年推行所得稅減稅,9月實 行GST稅率改革,政府也全力打造資金充裕環境,包括調降CRR以釋出 流動性、央行三度降息,在目前通膨持穩下,12月有望再降息。
 
 在接二連三政策利多的刺激下,印度消費展望正面,也挹注相關企 業獲利表現。近期在印美貿易談判樂觀氣氛及外資持續流入提振下, 印度股市表現逐步回神,外資目前輕倉印度,可見下檔風險已有限, 預期隨著企業獲利展望逐步上調,可望推升第四季印度股市表現。
 |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20 | 群益投信 | 摘錄工商C1版 | 2025-10-10 | 
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股今年表現強勢,回顧前三季各類台股基金表現,其中以新型的主動式台股
ETF基金平均逾3成的報酬率表現最佳,其次為中概股型基金平均28.98%的報酬
 率,另外包括科技型、中小型和一般股票型基金平均都有2成以上的表現。投信
 法人預期,台股在AI影響力持續擴大下持續高檔震盪機率高,投資人仍可以透過
 定期定額方式持續投資。
 
 群益投信研究團隊表示,電子產業獲利成長保持樂觀態度,在AI影響力持續擴大
 下,台灣最強的半導體與硬體相關概念股皆為最受惠的廠商,唯獨在川普2.0下強
 大灰犀牛態勢中,資產配置需靈活調整。中長線而言,企業獲利回到成長軌道,
 台股產業庫存逐漸恢復健康,台股基本面有支撐,對台股後市仍持正面看法,因
 此若盤勢有回檔建議可採取逢低買進策略。
 
 主動群益台灣強棒(00982A)經理人陳沅易指出,觀察2010年以來,台股10月至
 12月的上漲機率為73%、60%、87%,在AI狂潮延續下,今年第四季台股表現可
 期。後市著重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重點,整體指數目前位於評價區間上緣,持續
 AI類股輪動可期,低位階股票近期多點開花,現階段投資人可聚焦具備科技趨勢
 以及定價權強的企業,並避開低加值出口製造、建設類股,非電族群則可關注內
 需、零售消費相關類股。
 
 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(00984A)基金經理人施政廷認為,台股進入第四季傳
 統旺季,對偏好高股息的投資人而言,不能只看配息率,總報酬表現更該長期被
 關注;而對偏愛成長股的投資人來說,AI是長期趨勢,但短期亦須關注估值風
 險。
 
 展望第四季,AI長期趨勢不變,短期雖可能面臨短線漲多修正壓力,但AI產業革
 命大方向確定不移;其次,供應鏈重組機會,地緣政治推動供應鏈分散化,對台
 灣製造業是長期利多;第三是資金回流趨勢,亦可留意外資對亞洲股市重新評價
 所帶來的潛在機會。2026年企業獲利預期有上修趨勢,有望支撐第四季行情。
 |